儿童节目王牌《芝麻街》为什么是中国妈妈的必要选择?
学龄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。这一时期,儿童的人格养成、个性塑造将会影响未来发展。
今天,KaDa要跟大家分享的是,一个深受孩子喜欢、且风靡全球50余年的学龄前儿童节目品牌——芝麻街。(近期,芝麻街入驻KaDa故事app,部分节目已经上线)
1966年,芝麻街创始人Joan Ganz Cooney提出这样一个问题,“是否可以借助电视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呢”。于是,“芝麻街”诞生了。
1969年,“芝麻街”开播即吸引数百万儿童观看。它紧跟孩子的视觉焦点,借助当时的新媒体“电视”,让孩子们看电视也能很好地学习。
节目运用木偶、动画、真人表演、纪录片等各种表现手法,向儿童教授各种知识。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包括识字、词汇、数学、科学等多方面的教育启蒙,还能帮助儿童更好地思考、梦想和发现新事物,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。
芝麻街提出“whole child“教育理念,认为儿童除了学习STEAM知识以外,还需要发展必要的认知能力、健康常识、音乐艺术知识等。也因此,芝麻街的内容进一步延伸到了儿童发展的身体、社交和情感层面。
据统计,“芝麻街”是迄今为止,获得艾美奖最多的一个儿童节目,超过150项,受到专业人事和孩子、家长的一致喜欢。
“芝麻街”的制作,要求早期儿童教育专家跟进,以确保每一期节目在趣味性上兼具教育性,并邀请尖端测评机构检验节目内容是否达到既定教育目标。
有关研究显示,收看“芝麻街”的学龄前儿童,在字母表、数字、身体部位、形状和分类等知识方面较其他孩子有优势。
有项研究追踪一批《芝麻街》儿童观众入学后的表现。任课教师评价,这批孩子在阅读能力、词汇量、数学技能、对上学的态度和适应性、与同伴相处方面优于其他学生。
另一项对高中生进行的调查发现,学龄前收看过儿童教育节目(主要是《芝麻街》)的高中生,不仅英语、数学、科学等科目的学习成绩好于其他学生,而且更爱读书、爱学习。
“芝麻街”用“实际效果”证明了自身的教育价值。这个儿童节目,也被很多儿童教育家引入到课堂,帮助老师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。
自提出“用电视帮助儿童学习”的想法,芝麻街一直致力于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形式去帮助儿童学习。这一次芝麻街入驻KaDa故事app,正是看到移动新媒体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力。
正式引进芝麻街之后,KaDa率先把甜饼怪(Cookie Monster)和厄尼(Ernie)、伯特(Bert)带入小读者的视野。
甜饼怪,和喜欢吃饼干,是芝麻街的“小明星。他在看完奥斯卡获奖影片后,心里痒痒,所以亲自上阵,扮演了多部影片中的经典角色!该系列节目,以电影为外壳,以知识点传递为纽带,以儿童品格养成为内核,三合一实现教育价值。
从儿童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“学会等待”的故事,教育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想要获得更好的东西、实现更大的目标,就要先学会等待。
甜饼怪饰演的冉阿饼在饥饿时意外获得最喜欢的饼干;打算狼吞虎咽时,却遇到饥饿的小女孩和她绝望的母亲……讲述了视饼干如命的冉阿饼,如何感受他人情绪的故事。
讲述了一个“不放弃”的故事。寻找宝藏的饼克船长,面对幽灵的各种刁难也决不放弃,最后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难,找到饼干宝盒。
这个系列共13集,还有《甜饼仙踪》《甜饼遇到萨莉》《食物燎原》《饼干星球大战》《暮光之饼》等甜饼怪主演的“影片”,教孩子学知识,提素养。
该系列适合6岁以下儿童观看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录KaDa故事app搜索观看。
这是一个与“物理”、“化学”有关的实验系列,由芝麻街另两位“小明星”伯特和厄尼出演。在这个系列中,伯特做了一些实验,包括让声音可见,展示折射的原理,解释磁力的产生。但他最好的朋友厄尼加入他的实验室后,麻烦也随之而来了……
伯特按照“声音产生震动”的原理,让厄尼“看见声音”,厄尼却换上大锣,让整个房间都震动了。
伯特用磁铁使汽车玩具移动,厄尼却用磁铁“迫使”伯特成为他“驯服的恶龙”。
伯特用杯子电话和厄尼通话,厄尼却把线剪掉,假装用“无线电话”给甜品怪打电话,这让伯特对实验产生了怀疑。
两人还陆续完成了《天平》《光的折射》《万有引力》《沉或浮》《静电实验》《混合颜色》《风力实验》《连锁反应》等实验。
作为儿童节目中的第一王牌,“芝麻街”不仅教授全科知识,关注儿童全面均衡发展;还特别注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美好品格的培养,是一个兼具社会性和人文关怀的学前教育品牌。在知识之外,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世界观的人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Comments on '儿童节目王牌《芝麻街》为什么是中国妈妈的必要选择?' (0)
评论Feed